行业视角 | 城市物流节点体系规划模型研究

2021-01-05

 物流节点作为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承载主体,是物流系统规划中的主要部分。物流节点体系规划需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物流需求规模、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条件、物流用地限制、物流市场基础等多维因素,但目前节点规划大多采用定性的方式,难以综合识别各待选区域布局条件,布局方案稍显支撑不足。本文延用前面我们提到的以差异化视角布局省级综合保税区中综合评价的方法,计算综合物流指数,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型,用以指导城市物流节点体系规划。

1、物流节点体系框架

物流节点是依托便利的交通网络服务于一定范围内居民与产业的生活生产物流需求的物流设施集群,三级物流节点体系是目前最为集约高效的物流节点分工体系。

一级物流节点:在物流需求旺盛、支撑条件优越、发展基础良好的地区,以物流园区、物流枢纽形态为主,提供大宗物资、产业物资、商贸物资、电商快递等领域的仓储、流通加工、中转集散等服务。

二级物流节点:以物流配送中心形态为主,围绕构建网络城市群格局,优化城市主体功能分区,按照集约集群的原则,临近产业集中发展区、消费市场集中区合理布局。

三级物流节点:充分利用现有商业零售、城乡邮政和电商快递等行业末端配送网络,以物流配送服务站以及末端配送网点形态为主,提供城乡配送等服务,推进资源整合与设施共建共享,按照全域统筹、服务半径适度、便利居民消费和网格化管理的原则合理布局。

01.png

由以上分工可以看出,一级物流节点与二级物流节点是以区域为单位,合理分工服务能级、辐射范围,从而集约化地服务全市物流需求。三级物流节点是城乡配送末端网点,它分布在全市各区市县,满足居民生活末端配送需求(产业物流配送目前公共性质较弱,本文暂不研究产业物流配送站点的规划)。因此,第一、二级物流节点的规划与城乡末端配送网点的规划应采取两套方法。为方便区分,本文所提到的物流节点规划皆指第一级及第二级物流节点规划。针对城乡配送网点的规划,多从公平与效益的角度出发,本文暂不阐述其具体做法。

2、技术路线

将物流节点规划抽象为一个综合评价问题,首先建立物流需求、支撑条件、发展基础的多维评估指标体系,挖掘各区域物流节点建设短板,明确区域物流节点建设重点策略;然后运用综合加权的方法计算各区域物流节点建设综合指数,并根据各区域间指数差异与节点分布结构等因素,综合评判各区域物流节点级别,得到一级与二级物流节点的承载区域。

02.png

3、多维评估指标体系

从物流节点建设的物流需求、支撑条件与发展基础三大维度出发,构建物流节点建设的多维评估指标体系。

03.png

物流需求:包括用物流量表示的直接需求,以及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产业规模等方面表示的间接需求。物流需求决定了物流节点的建设规模。

支撑条件:物流节点的建设首先是要有土地的保障,要提供并预留足够的物流产业发展用地;其次是要有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物流服务离不开交通的支撑。支撑条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流节点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基础:基于存量优先原则,重点关注物流基础设施存量,以及市场主体现状。发展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设成本,若发展基础偏弱,大力新建必定耗费巨大成本。

4、综合加权

对于各指标权重设定方法可以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

德尔菲法

又称专家调查法,是规划方案当中较为常用有效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可以与德尔菲法相结合,是一种针对多级指标设定权重较为有效的方法。

从不大搞新建、发展物流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本文建议发展基础的重要性应大于支撑条件,支撑条件的重要性应大于物流需求。

5、综合评估

将各维度指标综合加权得到各维度评估指数,综合评价模型如下。

04.png

式中,Mi表示第i个备选区域的综合物流指数,M(X)i、M(Y)i、M(Z)i分别表示物流需求维、支撑条件维和发展基础维度指数,将结果绘制在三维坐标系中,可以得到两个方面的地区差异信息。

从三个维度的综合水平来看,通过综合物流指数,参考其他城市各级节点划分结构,可以将各地区综合评估水平划为三个层次,即适宜建设一级物流节点的地区、适宜建设二级物流节点的地区及其他。


05.png


从三个维度的均衡发展水平来看,物流需求较弱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支撑条件较弱的地区应加快交通设施的建设与物流用地的保障,发展基础较弱的地区布局大型物流节点的优先度应滞后,并可通过积极引进物流市场主体,打牢物流产业发展基础,根据顶层规划有序发展。

6、定性调整

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帮助我们通过物流综合水平评估得到适宜建设一级及二级物流节点的城市,但并未考虑空间分布格局的因素。因此,结合模型计算结果,可以根据填补空间上某方向空白的原则,适度调整定量布局方案,从而达到物流节点体系全域辐射的目的。

7、结语

本文针对物流节点体系规划中的布局问题,构建了包含物流需求、支撑条件、发展基础的三维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首先通过综合加权计算各维度指数以及综合物流指数,分别制定各区域重点发展方向以及结合节点体系结构初步确定一级与二级物流节点承载区域;最后结合空间布局全域辐射原则,定性调整布局方案的物流节点体系规划方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