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视角 | 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基础和规划

2021-03-18

2021年1月30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审查,支持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已经成为四川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成都将通过打造全球性航空枢纽、洲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货运中心,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物流组织中心,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研究院将简要解读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历史背景和规划。

一、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概念

2020年5月17日,在西部大开发实施第2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目前“国际门户枢纽”还没有形成官方定义,根据文件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发达,竞争力超群,

既要求是连接国内外的交通枢纽,更应该是一个面向国际的资金、人口、货物的“流量入口”。

二、历史沿革

成都建设面向欧洲东南亚的国际门户枢纽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3月“一带一路”的提出,历时五年,成都对外开放定位已经由从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转变为建设水平的国际门户枢纽。

image.png


三、
发展基础

成都作为高成长性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排名中综合潜力巨大,通过国际门户建设能够尽快促使中西部地区市场体系融入全球化,成都的国际化功能发展进入快车道,对外交通比其它中西部城市更受到市场的青睐,国际交往事务在中西部地区遥遥领先。因此,在内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以西部连接欧亚大陆将成为外循环新方向,成都具有建设国际门户枢纽的先发优势。

1、面临形势

随着铁路技术和航空技术不断提升,航空、铁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世界贸易的主导权逐渐从海滨城市向内陆转移,濒海不再是国际门户枢纽的必要条件,新型国际门户逐渐摆脱沿海化的区位选择。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亟需内陆枢纽,承接欧美日韩技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产品。一方面,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承担传导北美、欧洲、日韩等国家技术产品、技术服务,辐射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的大宗物资交易、产品输出方面的枢纽作用。另一方面,新型国际门户将摆脱沿海化的区位选择,在中国更为广阔的内陆地区寻求新的中心城市。

2、区位优势

作为中国最西部的特大城市,成都和新加坡处于同一经度,离泛欧、泛亚地区的直线距离,比中国其他大城市都更具优势。且成都身处内陆,地缘危机较小,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大后方。

3、物流优势

不断增开的国际航线和中欧班列,开拓了成都的对外物流通道,奠定了成都物流优势,具体来说:一是成都开通的欧洲、北美航线数量居于中西部地区第一位;二是成都是西部地区国内外大型物流巨头的布局最为集中的区域,普洛斯、顺丰、亚马逊、马士基、DHL、京东、菜鸟等均把区域物流中心布局在了成都;三是随着“蓉欧+”中欧快铁的常态化,越来越多欧洲的货物能够抵达成都铁路口岸,使得成都既能够成为国内物资集散中心,又能成为外国对华贸易业务的分拨中心。

四、建设现状

自成都公开提出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来,成都地方政府通过找准国际门户枢纽发展方向、确立国际门户枢纽重点任务、圈定国际门户枢纽核心目标、压实国际门户枢纽发展基础四大方向着手,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际门户枢纽

图片.png

1、找准国际门户枢纽发展方向:

2018年3月21日,成都日报推出2018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把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这个大题目,分解成若干子题目:一方面提升外在的区位功能,另一方面提高内在的发展质量,最终实现城市能级的全面升级。具体包括:创建经济发展均衡化的和谐城市,建成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城市,打造生态环境最优化的公园城市,筑造基础设施智能化的智慧城市,构建文化内涵普惠化的人文城市等多个方面。

2、确立国际门户枢纽重点任务:

2018年6月,成都市对外开放大会召开,指明了未来成都打造高水平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战略方向,其中有五大重点任务,具体内容如下表:

image.png

3、圈定国际门户枢纽核心目标

对外开放大会后不久,成都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其中《意见》共有38条政策措施,明确到2022年,成都市货物及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2万亿元,全市国际(地区)客货航线总数突破120条,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110万吨,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

4、压实国际门户枢纽发展基础

改善营商环境,成都将2019年确定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并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旨在通过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坚持对外开放,四川省同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成都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

五、发展方向

2020年成都在提交会议审议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布局、促开放,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都将坚持“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实施稳外资外贸行动,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从加快建设对外通道、不断壮大平台载体、切实加强开放合作三个方面发力,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图片.png

1、建设对外通道

在航空方面:2020年成都将基本建成天府国际机场及配套工程,按照“两场一体”运营模式做好运营筹备;加快“48+14+30”国际航空大通道布局,有序做好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复飞工作,聚力国际航线拓展和重要航点加密航班频次;加大货运基地航空公司、物流服务集成商引育力度。在铁路和公路方面,成都将持续完善亚蓉欧班列网络节点布局、班列服务标准和班列产品体系;加快成都国际铁路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服务保障好川藏铁路建设,力争成都至西宁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天府国际机场高速、三绕高速蒲都段,加快建设成宜、天邛高速,开工建设成南、成乐高速扩容工程。

2、壮大平台载体

成都将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争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持续推进中德、中法、中意、中韩、中日以及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国-欧洲中心”影响力;争取设立天府国际机场口岸,推动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积极申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启动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

3、加强开放合作

成都将深入推进与东盟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欧洲、南亚市场,持续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合作力度。同时成都将围绕重点产业持续引进领军企业和重大项目,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国际中小企业。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加快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加快推动市场采购贸易、二手车出口。

六、结语

目前,成都对外开放成效显著,2020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5491.7亿元,在全国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第一,逆势增长26.8%,占四川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8%,截至2021年1月28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连续33个月居全国综保区第一。但成都还处于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成都将持续在加快建设对外通道、不断壮大平台载体、切实加强开放合作三个方面发力,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