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空运输到太空产业,文明的触角在刷新人们对天空的想象力同时,也释放了巨大的经济产业利好。发展低空经济,不仅有利于空间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多重业态,更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低空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何,研究院将做简要解析。
一、沿海一带率先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物流发展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为低空物流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政策基础。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面向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加快eVTOL、轻小型固定翼电动飞机、新能源无人机等创新产品应用。各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纷纷出台区域物流政策响应,以广东、深圳、福州等为代表的省市,加快构建低空经济发展架构,做好低空经济发展顶层设计。
二、领军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供现实解决方案
政策助推下,企业也纷纷动作,美团、顺丰等无人机配送龙头企业也加快无人机新技术、新场景开发应用脚步。
美团:目前美团无人机团队城市低空物流解决方案已通过中国民航局审定,并获得了政府部门颁发的《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批准函》和《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证》,这也意味着美团无人机具备了成为一家城市级货运航空公司的资质能力,初步开启商业化运营等工作。当前,美团已经初步完成了飞行器、自动化机场及无人机智能调度系统的研发工作,其中90%以上部件为纯自研,美团无人机配送已在深圳5个商圈落地,航线覆盖10余个社区和写字楼,可为近20000户居民服务,并且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10万单。同时,在北京、深圳等地测试机场完成了超过40万架次的飞行测试,配送飞行总时长1万小时以上。
顺丰科技自2020年12月获批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体系试点”以来,已经基本构建覆盖深圳市的低空无人物流网络,并开展了城市场景无人机物流配送应用,除了快递运输,顺丰也为医院等提供医疗物资运输服务。在获批航线和空域方面,目前顺丰已累计开通70条航线及400平方公里空域,获批深圳市内航线53条,覆盖龙岗、南山、福田、罗湖、龙华、坪山等区域;在坪山获批空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含龙岗区、大鹏新区部分区域)。同时获批跨海航线3条,连接深圳至珠海、广州、中山区域。
三、发展低空经济成为城市新兴业态,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低空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低空经济”通常指的是,利用距离地面垂直高度在1000米以内,视地区特性和实际需求可扩展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形态,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未来在机场摆渡、城际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城市场景应用中,低空产业发展前景可期。而在低空物流带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仍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保障”问题:
一是人才缺口,随着民用大型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当前大型无人机人才需求旺盛,需要大量研发、制造、测试、运行管理等高层次人才。要求不断完善行业技术标准,提高行业整体教学能力,促进行业资源的整合,推动高校无人机教学产业链和产业发展环境的进步。
二是安全监督和高效服务缺乏,低空经济发展要求在航空领域解决多主体、多任务、高密度、大流量飞行,如何满足在此背景下的航空领域安全监督和高效服务,是“低空经济”必须破解的瓶颈。
三是无人机起飞降落设施建设不足,申请审批难、建设运营难、缺少标准规范,通航机场规划尤其是城市内起降点规划也是低空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未来以城市为中心的低空航线网,不再是单纯的空域规划问题,而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问题。上位规划要尽快考虑城市楼宇上的起降点建设问题,以前瞻设计考虑未来10~20年城市空中运输可能出现的其它问题。
四、结语
无人机大规模运行即将到来,与其配套的新基建正呈现出加快投入的趋势,内陆城市也应积极将其纳入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发展低空经济,应与市政公用设施、城市地产结合起来,制定无人机公共起降场的建设和运行标准,并推进有人机和无人机融合运行,逐步实现无人驾驶航空器融入国家空域体系,基于算力全面提升融合运行能力,构建空域共享、数据互联、运行高效、管服一体的城市空中交通发展体系。